中船長興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竣工 來源: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日期:2009-12-31 8:09:35 日前,中船長興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民品造船區(qū)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中船長興造船基地是《船舶工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重點建設的我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05年8月,經(jīng)請示國務院批準,我委核準長興基地一期民品造船區(qū)建設項目。該項目位于上海崇明縣長興島西南部,共建設大型造船塢4座,舾裝碼頭9座,材料碼頭1座,使用岸線2700米。
長興基地一期是結(jié)合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調(diào)整城市布局和江南造船廠自身發(fā)展需要,將江南造船廠整體搬遷興建的大型現(xiàn)代造船基地。該項目2005年10月正式開工,2009年3月基本建成。項目建設中,長興基地緊緊抓住國際船市興旺的歷史機遇,按照“邊建設、邊接單、邊生產(chǎn)”的原則,首制船30萬噸級大型VLCC油輪已于2008年10月交船,并于當年實現(xiàn)利潤。目前長興基地一期項目手持訂單充足,運營情況良好。
長興基地一期的建設,為支持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祥地、百年老廠江南造船廠獲得的新的發(fā)展空間和機遇。該項目的建成,對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落實《船舶工業(yè)調(diào)整和振興規(guī)劃》提出的發(fā)展目標,優(yōu)化我國船舶工業(yè)布局,提高造船基礎設施水平,增強船舶工業(yè)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xiàn)我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zhuǎn)變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興造船基地首制船交付 ( 2007-12-24 ) 中船江南長興造船基地傳來喜訊:12月18日,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長興基地首制船“STEN ARNOLD”號順利交付。這標志著長興三號線——未來世界最大造船基地的第一條生產(chǎn)線流程全面打通,其里程碑意義將永久載入中國造船史冊。 “STEN ARNOLD”號是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為挪威船東建造的16400噸化學品船,總長144米,型寬23米,型深12.4米,于2006年9月26日正式開工建造,長興基地也由此進入邊建設、邊生產(chǎn)的階段。3個月后,該船上船臺,2007年5月22日下水,11月24日試航。 目前,長興造船基地生產(chǎn)如火如荼:除首制船外,江南造船(集團)公司又開工7艘船,包括5艘16500噸化學品船、2艘22000立方米LPG船,其中下水5艘;江南長興造船有限責任公司開工6艘船,包括3艘30萬噸VLCC、2艘17.7萬噸散貨船和1艘7.6萬噸散貨船;江南長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開工1艘5100TEU集裝箱船。
長興造船基地首制船交付 12月18日,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長興基地首制船“STEN ARNOLD”號順利交付。這標志著長興三號線流程全面打通,其里程碑意義將永久載入中國造船史冊。 “STEN ARNOLD”號是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為挪威船東建造的16400噸化學品船,總長144米,型寬23米,型深12.4米,于2006年9月26日正式開工建造,長興基地也由此進入邊建設、邊生產(chǎn)的階段。3個月后,該船上船臺,2007年5月22日下水,11月24日試航。 目前,長興造船基地除首制船外,江南造船(集團)公司還開工7艘船,包括5艘16500噸化學品船、2艘22000立方米LPG船,其中下水5艘;江南長興造船有限責任公司開工6艘船,包括3艘30萬噸VLCC、2艘17.7萬噸散貨船和1艘7.6萬噸散貨船;江南長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開工1艘 5100TEU集裝箱船。 長興造船基地首制船交付 2007年12月27日 [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中心訊] 2007年12月18日,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長興造船基地首制船“STEN ARNOLD”順利交付,標志著長興三號線—長興造船基地第一條生產(chǎn)線流程全面打通。 該船是為挪威船東建造的16400噸化學品船,于2006年9月26日開工建造,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發(fā)揚團結(jié)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邊建設、邊生產(chǎn),確保了首制船的如期交付。 目前長興基地三號線在建船舶已達14艘。(王蓉) 10月27日,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為新加坡海洋油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1.8萬載重噸“華山”號油輪提前5個月命名交船。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全面滿足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 (IACS)最新《共同結(jié)構規(guī)范》的載重噸最大、款式最新的綠色環(huán)保型超級油輪。“華山”號船長333米,型寬60米,型深30.5米,設計吃水21米,航速為16.1節(jié),續(xù)航力約29000海里。中新社發(fā) 潘索菲 攝 另據(jù)新民晚報報道(葉薇 實習生龔媛媛)造船工業(yè)的一項世界紀錄將在上海刷新。記者從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獲悉,載重31.8萬噸的超級原油輪(VLCC)“華山”號預計于今天下午交船,比原計劃提前5個月。這顆VLCC船舶制造皇冠上最大的“明珠”,是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制訂最新《共同結(jié)構規(guī)范》以來,第一艘全面滿足規(guī)范、載重噸最大、款式最新的超級油輪。 12天前,載重29.7萬噸的VLCC“長江之珠”號交船,它是上海開埠以來建造的最大油輪。不到半個月,“上海最大”升級為“世界最大”,標志著改革開放30年來,上海造船業(yè)靠科技引領產(chǎn)業(yè)變革,制造能力不斷攀高峰,產(chǎn)品更具有國際競爭力,上海各大船廠也向世界級“船老大”邁進。 船身穿上“定制衣” 為增強船舶航行的環(huán)保性和安全性,國際船級社制訂《共同結(jié)構規(guī)范》,將船舶疲勞壽命要求提高到25年。規(guī)范實施前,船舶各部位的鋼板厚度相差無幾,比如20毫米的鋼板,只要一個地方被腐蝕2毫米,就要整體“換血”。而“華山”號穿上了“定制衣”——在露天、易潮濕、與原油接觸的易受磨損、腐蝕的部位加厚,就像為容易受傷的臂肘、膝蓋穿上護肘、護膝,既延長船舶壽命,又節(jié)省了成本。 “肚子”里裝“胃鏡” “華山”號新安裝了永久檢查通道,好比給船裝了“胃鏡”。由于船型深30.5米,肉眼看不到貨油艙的細枝末節(jié),“華山”號每隔6米設置一條通道,方便工作人員檢查,油“肚子”里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了如指掌。 此外,“華山”號的燃油艙采用雙殼保護;船身油漆杜絕重金屬錫;燃燒產(chǎn)生的氮氣、二氧化硫全面回收……多管齊下保證綠色環(huán)保。 壓載水“新陳代謝” 空船行駛時,油輪內(nèi)必須注入壓載水,保證船體穩(wěn)定和航行安全。但壓載水跟著船舶“走南闖北”,無意中成了隱形炸彈——水中攜帶的微生物很可能就是水里的“一枝黃花”,給其他水域“致命一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山”號學曹沖稱象,化“巨象”為“碎石”,在船行駛過程中逐步置換壓載水,保護海水水質(zhì),減小生物入侵的概率。 “頂尖選手”全球競技 隨著上海造船工業(yè)的發(fā)展,“外高橋”逐步提高造船能級,噸位越造越大,技術越變越精。17萬噸的好望角型散貨船、30萬噸海上浮式生產(chǎn)儲油輪、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每一個都是世界造船競賽中的頂尖選手。 造船基地從黃浦江搬遷到長興島,上海造船業(yè)有了大展拳腳的“練功房”,而三維建模技術成就的“數(shù)字造船”法,實現(xiàn)了具體生產(chǎn)和設計圖紙的無縫對接。硬件擴容,軟件升級,正是這樣的“軟硬兼施”,幫助上海造船業(yè)在國際舞臺上屢創(chuàng)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