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任務來源 根據(jù)有色標委(2006)第56號《關于下達2006—2008年第二批有色金屬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所下達的標準制定計劃,《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標準列人2006-2008年有色金屬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表第19號。該標準由全國有色標委會提出,起草單位為中鋁洛陽銅業(yè)有限公司、寧波博威集團有限公司。 2. 研究、起草過程 (1)標準起草單位首先查閱了國內外有關檢測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測定的標準和資料。國外同類標準有ISO 6509:1981《金屬和合金的腐蝕—黃銅耐脫鋅性能的測定》、國內的標準有GB 10119-88《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 (2) 參照ISO 6509《金屬和合金的腐蝕—黃銅耐脫鋅性能的測定》,對GB 10119-88《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進行了修改。 3. 修改原則 (1) 依照GB 10119-88《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為藍本進行修改。 (2) 結合國內外生產狀況,力求做到標準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與實用性。 (3) 國際標準ISO 6509為1981年制定的標準,二十多年來一直未修訂,在試驗溫度控制、測量精度、標準化操作上已無法適應當前材料檢測的需要,為了使新的國家標準既保留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在試驗溫度控制及測量精度上又高于國際標準的要求,同時具有標準、規(guī)范的可操作性,在這次修訂國標《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時確定了非等效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 4. 修改內容 (1)本標準包括適用范圍、方法原理、試劑與材料、試驗儀器及設備、試樣制備及要求、試驗條件及步驟、顯微觀察及測量、試驗報告等八項內容。 (2)將標題“Copper-zinc alloys—Determination of dezincific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修改為“Determination of dezincific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brass”。 (3)刪除“范圍”一章中“本標準可用于控制和研究的目的,但對使用范圍不作規(guī)定”和 “5.2.4”一節(jié)。 (4)在“試驗儀器和設備”一章中增加了“電吹風”、“拋光機”、“干燥器”等條款。 (5)在“6.2.1”節(jié)中增加了“若試樣本身達不到此要求可借助非導體材料支撐方式或非導體材料絲線懸掛方式滿足”; 在“6.2.4”節(jié)中增加了“同時垂直于試樣試驗時在燒杯中放置的水平方向”和圖2試樣放置及切片示意圖。 (6)將 “顯微檢查試片的制備”和“試驗條件及步驟”合并為一章。 (7)在“7.2”節(jié)中加入 “到脫鋅層與試樣基體分界處為止”,刪去“不應包括附著在表面上的二次析出銅晶體的厚度”; 將“7.4”節(jié)中 “在每個試樣切面的長度方向上,兩端各去處1.5mm,中間部分為測量區(qū)間” 修改為“選取每個試樣切面上與暴露表面平行的方向,兩端各去除1.5mm的中間部分為測量區(qū)間”; 將“圖2五點法測平均脫鋅層深度示意圖”修改為“圖3五點法測平均脫鋅層深度示意圖”。 (8)對原標準個別條款進行了適當?shù)难a充和完善。 5.修訂標準的意義 (1)在標準方法上與國際標準接軌,在內容上比國外標準更精確、詳細、具體、規(guī)范。 (2)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是一項涉及工程運行安全的十分重要的理化檢驗項目。本標準的修訂,使黃銅耐脫鋅腐蝕性能的測定方法與國際接軌,且方法更加精確、規(guī)范、合理可行,對加強銅加工行業(yè)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重要意義,同時能更好地為我國銅加工行業(yè)的生產服務、為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服務。
2007年8月 |